图片
一位网友在留言中说过,果然某些文章后面的评论是最精彩的,特意专门过来看评论的。我也是这么认为的。
有时候,我的文章确实没有评论精彩。它可能只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,文章后面许多大神的评论更有启发性。
近来,一篇文章后面的一条留言我比较有感触,也感觉很重要,也可能会纠正一个我们自学的误区,所以,我想说一说。
网名杭锋的网友留言:学中医第一步是要背的,背方剂,药性,伤寒金匮,有精力再背内经,然后再博览群书。可以说学中医一定要有强大的记忆力,背不下来光在那看视频永远学不懂的。我伤寒金匮用时一个半小时可以背一遍,500首方剂学可以默一遍,学中医2年现在开始背内经,虽然现在临证不一定好,但是功底算打下来了。
一位自学中医十载,网名大司马的网友也赞同杭锋的说法:条文一定要背熟,基本功确实要打牢。
网友的留言提醒了我,原来自学中医的功夫要下到这里——背。
说到背这个字,我在考一级建造师证书时深有体会。
三门公共课,都是选择题,不需要背诵,只需要理解就能过。
专业课书最厚,考题也最难。160分的题,只有40分是选择,120分的题是综合性大题,问答题占大头。
试问,如果背不过,问答题要怎么答?可能连蒙都不会蒙。
第一年专业课没考过,因素很多,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明确意识到要背到脑子里去。
我也是视频课件看了很多,却没有看一课跟着背诵一课的意识。
很多东西都理解,但是,具体到回答一道题,要把那几条写出来,就反应不上来,脑子里一团江湖。其实,就是背得少,反应不够清晰。
第二年再考,只考专业课,精力集中,也终于有背的意识了。
背诵意识,这是最重要的。有时候,不是做不到,而是想不到,才没有去那样做。
只是薄薄的一层窗户纸,有人给你捅破,你重视了,就做到了。所以,有时听前辈的话很重要。
有了意识,再说具体执行。
365建站人到中年,要想记住一点东西,难死了。这也是我第一年没有逼自己一点点背的原因。但是功夫没下到,就过不了啊!
第二年,我真是在专业课上下了功夫背诵。
每天早上,送完孩子,都要在楼下背诵一、两个小时,觉得累了才上楼。随时随地带着笔记本,空了就拿出来看。年龄大了,背得很慢,忘得又快,真是痛苦啊!
就这样坚持了四、五个月,熬到了考试,再答那些简答题,就有感觉多了。即使不会,蒙也有一点感觉在的。
最终,结果出来——险过,超过分数线一分。
皇天不负苦心人,险过也是过啊,开心得要命,因为太难了。
之所以说这些,就是想说熟捻于心的重要性,对内容的熟悉程度决定融会贯通的程度。只有融会贯通,才能得心应手。
而背诵是通过这道槛,比较好的方法之一。
有人会说,背了也是忘。但是,背过的东西一定会在大脑中留下痕迹,忘记也比从没有记忆过要强得多。再碰到,再想起来时的感觉,跟没背过,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即使背不过,也要熟读。读多了,也会自然而然地入脑入心。
现在感觉,学中医和练武术都是一样的,功夫要下到了,感觉也就出来了。其实,学任何东西都一样,都是这个道理。
所以,自学中医,如果光看视频是不行的,虽然不需要考试,要想学有所成,还是要在背上下功夫。
一是要有这个意识,二是要真正下功夫,再加上时间的累积,才可能水到渠成。
最后,感谢杭锋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