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宋代林亿等人整理《伤寒杂病论》之后,医生张仲景的《伤寒杂病论》被强行拆分成《伤寒论》与《金匮要略》,其中《伤寒论》次第紊乱,医理治法随之湮灭。因其次第紊乱、晦涩难懂,后世研究经方的医者少之又少,中医治病救人之法越来越背离医圣之道,中医没落就成了必然。自西学传入东方,西方列强侵略之后,全盘照抄西方制度、科学与文化及医学成了历史上最扎眼的痕迹,中医被贴上了不科学的标签无法翻身。
自从共和新建、改革开放,经济发展、生活富裕、文化繁荣,人民随之追求更美好的生活。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无病无灾、健康长寿是人类自始至终的不灭向往。治愈慢性病、消除慢性病而健康生活,成了美好生活向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风湿类风湿等慢性疾病,现代医学思维路径与治疗方法无法解决。西医的缺陷与不足,无疑给传统医学(中医)的振兴提供了可能。
繁荣中医的路径究竟何在?绝对不是喊喊口号,罗列无法落实的制度,所能解决的。就中医技术而言,如果望闻问切的中医成了人人必备的技能,中医必然复兴。繁荣中医,必然要重新回归到经方的路上。不通伤寒金匮,发展中医依旧是天方夜谭;理顺伤寒,读懂金匮顺理成章。如果《伤寒论》简单易学,人人能掌握其中精髓,中医繁荣必然水到渠成。于是,在学习伤寒论的迷茫之中,整理六经传变的图解,破除《伤寒论》中的障碍。
一、伤寒六经传变的过程
365站群图片
图一解:
太阳经病,风寒而已。太阳传经,视乎人之里其。里气和平,终始在经,不能内传(病在图中1或2,不能内传3、4));但当发散其表邪,不必用温清补泻之剂也。里气非平而表邪外束,腑阳盛者,则阳郁而生内热,故由太阳、少阳而传入阳明(图中1→3);脏阴盛者,则阴郁而生内寒,则由太阳、少阳而传入太阴少阴(图中1→4)。寒湿者阴也,燥热者阳也,阳明之燥热终究不敌寒湿,故阳明腑实证走向阳明腑虚证,称之为阳明传向太阴(图中3→4)。
二、伤寒太阳坏病及治法
图片
图二解:
结胸者,将来之阳明腑证,下早而成者。(图中1→3过程)病发于阳者,俟其热邪传里,已入胃腑,非不可下。方其在经,法应汗解,而反下之,表阳内陷,则成结胸。病在太阳经,应以汗解;病在阳明,应以下解。但病症从太阳传向阳明的过程中,不能过早以下解。当病邪在1→3的过程中,应随诊治之。如果过早用下法,表邪内陷,结于胸中,称之为结胸证。其实阳明腑实证,是病邪结于腹部(肠),直接可以用下法。从病位来看,病在下焦,可以用下法,比如承气汤证;病在上焦,宜用吐法,比如结胸证用陷胸汤。
痞证者,将来之太阴脏证,误下而成者。(图中1→4过程)病发于阴者,内寒郁动,易入脾脏,始终忌下。方其在经,亦应汗解,而反下之,里阴上逆,则成痞证。同理,病在太阳经,应以汗解;病在太阴、少阴,应禁用下法。如果病症从太阳传向三阴的过程中,误用下法,里阴上逆,胸下结硬(不痛),则成痞证。当病邪在1→4的过程中,也应随诊治之。
三、太阳经病治法
太阳经病治法方剂图三
图片
图三解:
太阳经病,不过风寒二者而已。风用桂枝,寒用麻黄。风而兼寒,寒而兼风,则有桂麻各半之方。风而火郁,寒而水停,则有大小青龙之制。风寒已解而内燥,则有白虎清金之法。风寒未透而内湿,则有五苓利水之剂。风寒外散,血热里郁,则有桃核承气、抵当汤丸之设。此皆太阳风寒之本病,处治之定法也。
风之伤人,称之为中风;太阳中风,用桂枝汤治之。1桂枝汤治之,汗解,外无表邪,则病愈。2桂枝汤治之,汗解,外无表邪,但发汗过多,或者内烦躁,大热、大汗等证,用白虎汤治之。3桂枝汤治之,汗未解,外有表邪,内有烦躁,风而火郁,大青龙治之。4桂枝汤治之,汗未解,外有表邪,伴随其他症状,应观其脉证,知犯何逆,随证治之。
寒之伤人,称之为伤寒。太阳伤寒,用麻黄汤治之。1麻黄汤治之,汗解,外无表邪,则病愈。2麻黄汤治之,汗解,外无表邪或外有表邪,风寒未透而内湿,则有五苓散治之。3麻黄汤治之,汗未解,外有表邪,内有水饮,寒而水停,小青龙汤治之。4麻黄汤治之,汗未解,外有表邪,伴随其他症状,应观其脉证,知犯何逆,随证治之。
寒而兼风,则有桂麻各半之方。具体言之,1营卫俱伤,骨节烦疼,当发其汗,宜桂枝麻黄各半汤,双泻营卫也。2若其寒热不频,日仅再作,是其正气之虚,不能频发,而风多寒少,卫郁不盛,宜桂枝二麻黄一汤,重泻其营而轻泻其卫也。3如其发热作渴,脉浮而洪大者,是兼有里热,宜桂枝二越婢一汤,稍清其内热也。
4太阳表寒不解,经热内传,结于膀胱。1若经证未解,不可攻也,攻之恐卫气内陷,当先解其表,表解后,但觉少腹急结者,乃可攻之;宜桃核承气汤,破其结血。2如日久病重,身黄而脉沉结,其人发狂者,此热在下焦,少腹必当硬满,桃核承气不胜其任,非抵当汤不能开。须验其小便,小便不利者,是膀胱湿热,非血证也,若小便自利,则血证无疑。宜抵当汤、丸,相其缓急治之。少腹石硬者,用汤;满而不硬者,当用丸药缓攻也。
四、太阳经向阳明经传变
图片
若太阳病三日,经发汗、吐、下、温针诸法,仍然不解,此非入阳明之腑,即入三阴之脏。是缘汗下补泻,治法错误而然。观其脉证,知其所犯何逆,随证治之也。太阳坏病向阳明腑证传变(图中1→3)的病症如下:
1.汗下后脉浮
此仍当解外乃愈,宜桂枝汤,解其表邪也。
2.汗下后小便不利
汗下后小便不利者,亡津液也。津液续复,必当自愈。重者用润燥养津之法,人参白虎、竹叶石膏俱可。
3.汗下后汗出发喘
中风汗下之后,外无大热,汗出而喘者,此表邪未解,营卫郁遏,肺气阻逆而不降也。不可再用桂枝,宜麻杏石甘汤,泻热而降逆也。
4.汗下后烦渴
服桂枝汤,大汗出后,烦渴不解,脉又洪大者,汗亡津液也。津液虽耗,而汗泄阳虚,宜人参白虎,滋其枯燥。凡吐下之后,七八日不解,发热恶风,舌燥心烦,大渴饮冷,欲得数碗而后快者,概宜人参白虎也。
5.汗下后昏冒
凡汗下之后,阳气既泄,阴液亦亡。阳气内陷而阴气外束,因生昏冒。冒家汗出则愈,缘皮毛既开,阳气外达,故神明慧爽。若汗出表和,而燥热内郁,里气未和,然后下之。
6.汗后恶热
阳虚之人,汗则亡阳,阴虚之人,汗则亡阴。汗后恶寒者,阳亡而表虚也,不恶寒而恶热者,阴亡而里实也,宜早以调胃承气,清其里热也。
7.火劫亡阴
风家营郁发热,宜凉营发表,泻其淫蒸。若以火劫发汗,风火合邪,逼蒸营血,其身必病发黄。宜泻热而渗湿,用猪苓汤加石膏、知母、生地、丹皮。湿热退而阴气复,可以生也。
8.火熨亡阴
太阳病二日,方传阳明之经,遽见烦躁,是胃阳素盛,将欲入腑。不知者见其烦躁,以为阳郁欲汗,反熨其背,以发大汗。
9.火逆伤血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风家营郁热发,而热未入腑,其脉必浮,脉浮便宜汗解。若以火灸之,热因火盛,以致血海瘀结,腰下重痹,此名火逆。凡被火熏,不得汗出,必生烦躁。经尽不能汗解,伤其厥阴之经,则病下血,此名火邪。脉浮发热,此是阳气之实,实证而以虚治,误用灸法,热因火盛,必动其血,非从便下,则自口出也。
五、太阳经向三阴经传变
图片
太阳病,向三阴经传变,宜应观其脉证,知其所犯何逆,随证治之。太阳坏病向三阴经传变(图中1→4)的病症如下:
(一)太阳坏病入太阴脏证
1.汗后发渴
太阳经病,阴盛阳亡,则入太阴脾脏。如大汗之后,亡其胃津,以致土燥生烦,不得眠卧,时欲饮水者,此将成人参白虎证。宜少少与水,滋其土燥,令胃气调和则愈。以在大汗之后,阳气新虚,恐饮冷多而土败也。若燥热大作,少水不救盛火,则用白虎。若汗后脉浮,小便不利,热微消渴者,则是阳虚湿动,宜用五苓。盖脾土湿陷,木郁生风,津亡燥动,是以消渴。疏泄不行,故小便不利。五苓燥土湿而达木郁,通经解表,是良法也。汗泄阳虚,阴湿易动,凡脉候浮数,口渴心烦,而所饮不多,多便不受,即是五苓证,勿服白虎也。
2.汗后亡阳
伤寒本当发汗,若使脉浮自汗,溺数心烦,恶寒不甚,脚挛不伸,此是阳明证,不宜发汗。自汗者,腑热外蒸,小便数者,大便必硬,心烦者,燥土上熏,寒微者,恶寒将罢,脚挛者,木燥筋缩,此宜调胃承气。医以脉浮自汗,病象中风,反与桂枝汤加附子而增桂枝,令其大汗亡阳,以致厥逆咽乾,烦躁吐逆,胃燥肠结,谵语不清,不知寸口浮大,是阳明之腑证,非太阳之表寒,桂附泻汗亡阳,热减而燥加,火升而胃逆。宜甘草干姜汤,温中回阳,而降逆气,再以芍药甘草汤,滋木荣筋,伸其两脚挛急,后以调胃承气,下其结粪,以止谵语,诸证全瘳矣。
若桂附发汗后,不用姜甘回阳,而重发其汗,或加烧针,大亡其阳,当用四逆汤,以温水土,姜甘无济矣。
3.汗后吐泄
汗后水药不得入口,是阳败而胃逆。若再发其汗,则脾气亦陷,必吐泄皆作。阳败胃逆,而生呕吐,脉多浮数,证多烦躁。庸工率谓火盛,不知阳气升泄,客热在胸,腹中虚冷,水谷不消,所以呕也。
4.吐后烦吐
太阳经病,当发热恶寒,吐后不恶寒而欲去衣被,此吐伤胃气,阳升而内烦也。若既不恶寒,又不发热,关脉细数者,亦吐伤胃气也。缘其胃阳素虚,本不堪吐,病一二日而吐之者,阳升胃逆,腹中饥馁,口不能食,病三四日而吐之者,阳升火泄,不喜热粥,欲食冷食,冷食入腹不消,朝食暮吐,此皆火土双败之故。然吐虽逆治,而无大害,俟其胃阳续复,或以药饵温胃降逆,则呕吐立止,非如汗下亡阳之剧也。
5.下后泄利身疼
伤寒阳虚胃弱,医误下之,续得泄利不止,而身仍疼痛者,此里气败而表未解。急当先救其里,阳回泄止,然后发表散寒,除其疼痛。救里宜四逆汤,救表宜桂枝汤,此定法也。
6.下后身痛脉迟
汗泄血中温气,阳虚木陷而脉沉迟,经脉凝涩而身疼痛,宜桂枝汤,甘、枣培土,桂枝达木,加芍药以清风木,加生姜以通经络,加人参以益肝脾温气,补宣经脉也。
7.下后泄利喘汗
中风,桂枝汤证,医反下之,败其中气,以致泄利不止。若其脉促者,是表证未解。仲景脉法:脉来数,时一止复来者,名曰促。盖下后里虚,表阳内陷,为里阴所格,不得下行,表里束迫,故见促象。若喘而汗出者,是胃逆肺壅,郁生上热,蒸其皮毛也。里宜四逆,表宜桂枝,而膈热壅阻,二方难用,宜葛根黄连黄芩汤,达胃郁而清上热,然后议温未晚也。
8.下后胸满发喘
太阳病,下后胸满者,胃败而气逆也。胃气上逆,浊阴不降,肺气壅塞,是以胸满。若兼脉促,则表证未解,宜桂枝去芍药之酸寒,以解表邪。若微恶寒者,则肾阳亦败,不止脾阳之虚,宜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,温其肾水也。若微喘者,亦胃气之上逆也,胃逆而肺气郁阻,是以发喘,此较胸满颇重,当泻其逆气,宜桂枝加厚朴杏子汤,泻肺而降逆也。凡喘家用桂枝汤,必加厚朴、杏仁,利其壅塞,下其冲逆,此定法也。
9.汗下后心下满痛小便不利腹满心烦
太阳病,服桂枝未解,因复下之,致心下满而微痛,小便不利,此下伤中气,阳败湿生,胆胃上逆而肝脾下陷也。而表证未解,依然头项强痛,发热无汗。是虽以表邪外束,而实缘里气之内郁。宜桂枝汤去桂枝之发表,加茯苓、白术,去湿而燥土也。心下满者,腹满之渐也,若发汗后,腹胀满者,阳泄土败而浊阴上逆也,宜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,补中而降浊也。若下后腹满,加以心烦,卧起不安者,浊阴上逆,肺气堙郁,化生败浊,阳阻而生上热也,宜栀子厚朴汤,清热而吐瘀浊,降逆而泻胀满也。
10.汗吐下后心烦
汗后外热不退,心里微烦者,土败中寒,浊阴上涌,阳格而生外热,宜栀子干姜汤,温中清上而吐瘀浊也。若或下或汗后,心烦身热,胸中窒塞者,是败腐阻其肺气,痞郁而生上热,宜栀子豉汤,涌吐其败浊也。凡或汗或吐或下后,虚烦不得眠睡,甚而反覆颠倒,心中懊憹无奈者,皆缘肺气壅遏,败浊堙塞,悉宜栀子豉汤吐之。若烦而少气者,中气之亏也,宜栀子甘草豉汤,以扶其土。若烦而兼呕者,胃气之逆也,宜栀子生姜豉汤,以降其逆。但栀子苦寒,最泻脾阳,如病人平日大便微溏者,便是脾阳之虚,不可服也。
(二)太阳坏病入少阴脏证
1.汗后表虚漏泄恶风恶寒
太阳经病,土负水胜,则入少阴肾脏。如汗后漏泄不止,表疏恶风,小便艰难,四肢微急,屈伸不柔者,此汗泄而阳亡也。经络之阳,根于肾水,宜桂枝加附子汤,以培阳根也。若汗后表病不解,反恶寒者,亦汗亡营中之阳也。宜芍药甘草附子汤,甘草培土,芍药敛营,附子温肾水而暖营血也。若下后复汗,身体振寒,脉候微细,以下亡其里阳,汗亡其表阳,致内外俱虚故也。
2.汗吐下后心满气冲头眩身摇心悸肉瞤
伤寒吐下后,心下逆满,气上冲胸,起则头眩,脉沉而紧者,土败阳虚,浊阴上乘也。又复发汗,以亡经中之阳,温气外泄,血冷木枯,风动身摇,振振不已。此其病在经络,根原脏腑,缘于水泛土湿,木郁风动。宜苓桂术甘汤,燥土而泻水,疏木而达郁也。
若发汗之后,汗出不解,病人仍发热,心下慌。悸,头目眩晕,皮肉瞤动,身体振摇,势欲穴地自安,此以汗出阳亡,水寒土湿,木郁风动,冲击而不宁也。宜以真武汤,泻湿燥土,清风木而温寒水也。
凡汗多阳亡,其人叉手自冒其心,心下动悸,欲得手按者,缘于土败木郁,风动神摇。宜桂枝甘草汤,疏木而培土也。汗多阳亡,病人叉手自冒其心者,率多耳聋。以肺胃逆行,胆木不降,浊气上填,孔窍不虚灵也。
大抵脉候浮数,法当汗解,若下败脾阳,身重而心悸者,则不可发汗,当俟自汗而解。此其尺中脉微。里阳原虚,须阳气渐复,表里皆实,经气外发,自能汗愈也。凡尺脉迟微者,皆不可汗。营候于尺,汗化于营,尺微营虚,故不可汗。汗之亡阳者,亡其血中之温气也。
3.汗后阳发作奔豚
汗后阳亡土湿,风木郁动,则生振悸。轻者悸在心下,重者悸在脐间,脐下振悸,根本摇动,是欲作奔豚之象也。奔豚之发,起于少腹,直犯心胸,冲突击撞,其痛不支,咽喉闭寒,七窍火发,病之最凶恶者。宜苓桂甘枣汤,泄湿培土,补脾精而达木郁也。
凡烧针取汗,表泄阳虚,针孔被寒,核起而赤者,必发奔豚,缘外寒闭束,风木郁冲之故。宜先灸核上各一壮,散其外寒,以桂枝加桂汤,疏木而下冲也。至于下后阳虚,下焦阴气上冲者,亦皆奔豚之证,悉宜桂枝加桂汤也。
4.火劫温针后惊悸发狂
伤寒脉浮,应以汗解,医以火逼劫之,汗多阳亡,必惊悸发狂,起卧不安。以土败胃逆,胆木拔根则惊生,浊阴上填,迷塞心宫则狂作。宜救逆汤,桂枝去芍药之泻阳,加蜀漆吐败浊以疗狂,龙骨、牡蛎,敛神魂以止惊也。
5.火逆汗下后烦躁
太阳经病,误用火熏,助其经热,是谓火逆。火逆之证,热在表,不在里,误服下药,虚其里阳,其病不解。因复烧针发汗,亡其表阳,阳根欲脱,遂至烦躁不安。宜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,疏木培土,敛神气而除烦躁也。
凡或汗或下,病不解而生烦躁者,皆土败水侮,阳根欲脱。宜茯苓四逆汤,参、甘培其中气,姜、附温其水土,茯苓泻其肾邪也。
若下之泻其里阳,又汗之亡其表阳,昼而阳气飞越,烦躁不得眠,夜而阳气收敛,安静无扰,不呕不渴,内无里证,身不大热,外无表证,而脉候微沉,是阳虚而内寒,宜干姜附子汤,温中下以回阳气也。
盖阳亡则寒生,若平素汗多,而重发其汗,阳神不归,必恍惚心乱,小便之后,阴管作疼。以乙木遏陷,疏泄不畅,便后木气凝涩而不达也。
(三)太阳坏病入厥阴脏证
汗后吐蛔。太阳经病,汗下亡阳,土湿水寒,木气不达,则病及厥阴肝脏。如脏腑素寒,复发汗,以亡其阳,胃冷而气逆,必吐蛔虫。
六、总结
以上重点在用图解释六经传变的整体与太阳经传变的过程,少阳经病也向阳明腑实证、三阴经传变,至于治法、误治之后的随证治之的方法,以后再详细整理。
2024.6.15思考整理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